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源 > 正文

生物质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生物质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生物质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生物质发电行业前景如何

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处的周篁博士在河北省晋州生物质发电项目开工仪式上强调,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技术之一,其地位仅次于风力发电。据初步统计,我国每年废弃的农作物秸秆约为1亿吨,折合标准煤5000万吨。

我国生物质发电发展超规划预期 未来发展前景持续向好 2017年7月,《生物质发电“十三五”规划布局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符合国家可再生能源基金支持政策的生物质发电规模总计将达2334万千瓦,其中农林生物质发电1312万千瓦;垃圾焚烧发电1022万千瓦。

生物质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生物质发电主要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及沼气发电等多种类型。生物质发电由于生物质发电所需的能量是燃料燃烧所散发的能量,对于燃料的质量要求不高,许多被其他行业淘汰下来的劣质燃料也可以投入使用,因此生物质发电历来就有变废为宝的说法。

从各省的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情况来看,东部沿海和广东地区装机容量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19年底,山东省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23万千瓦,安徽省和江苏省分别为194万千瓦和201万千瓦,广东省装机容量达到234万千瓦。

按农林生物质和垃圾发电厂装机容量约为3万千瓦计算,相当于5年内要分别新建农林生物质和垃圾发电厂200和83座,总投资超过900亿元;沼气电厂规模一般较小,新建的数量更多。

生物质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生物质能发展现状与前景

生物质能源具备替代化石能源的全品类潜力,因此其产业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全国每年可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总量约为6亿吨标准煤。 到“十三五”规划末的2020年,生物质能在可再生能源中的占比将达到30%,超过光伏和风电的总和。

生物质能的未来前景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国家补贴政策的规划,如每年装机规模与上网电价补贴程度,以及地方***的支持力度,是关键因素。市场开放程度与生物质能补贴力度,影响着蛋糕的分配与消化能力。中国幅员辽阔,具备条件与资源运营生物质电站的地区并不少见。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前景很好。生物质能是世界第四大能源,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但是相较于煤炭、石油、天然气而言,生物质能拥有它们没有的可再生性、清洁、低碳、可替代、原料丰富等优势。

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原料丰富。专家表示,我国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具有广阔的前景。在已知的油料植物中,有150多种植物的***含油率超过40%,而且有10多种乔灌木树种可以规模化培育利用。如麻疯树、黄连木、光皮树、文冠果和油桐等树种,已经可以作为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

此外,生物质能技术已趋成熟,应用范围广泛,污染小,安全性高,在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能源供需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及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能源结构转型中的重要力量。据国家能源局数据,至2019年底,中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254万千瓦,年增长率为26%。

宜昌集中供暖最新消息宜昌集中供暖最新消息通知

1、宜昌集中供暖最新进展宜昌已经启动了暖居工程,多个小区正在进行相关改造,争取在今年冬天实行集中供暖。江山多娇小区三期,是暖居工程中首个开工的小区,预计今年12月份,该小区就可以集中供暖了。此外上上城、欧洲城、伍家岗区***院、大数据产业园等小区和单位也正进行集中供暖的相关改造工作。

2、可以,目前在城区有部分家庭使用暖气片或地暖,如果这部分住户想改成集中供暖,需要收取一定的改造费用,具体费用以实际为准。宜昌集中供暖范围:宜昌暖居工程的实施范围为宜昌市城区,辖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_亭区、高新区的行政区域。

3、大部分建筑并未配备暖气系统,而是依赖空调和取暖器等设备进行局部供暖。这也是宜昌没有暖气的一个重要原因。再者,暖气在中国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其北方地区,特别是在冬季较为寒冷的东北、华北等地区,以应对极端的寒冷天气。而宜昌由于其相对温暖的气候条件,并未广泛推广暖气设备。

4、热力公司:宜昌的部分热力公司通过集中供热系统为居民提供供暖服务。这些公司通常与地方***合作,负责建设和运营供热网络,为住宅区、学校和医院等提供稳定可靠的热源。 供暖服务提供商:除了热力公司外,还有一些专业的供暖服务提供商在宜昌经营供暖业务。

5、宜昌没有大规模的集中供暖系统。集中供暖系统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宜昌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并未建设这样的系统。综上所述,宜昌没有暖气主要是由于其气候、经济、建筑设计和习惯以及缺乏集中供暖系统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虽然冬季气温较低,但当地市民通过其他方式也能保持室内温暖。

我国发电量有望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吗?

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成效显著,钢铁行业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去产能5亿吨目标,4亿吨“地条钢”全面出清。电解铝、水泥等行业落后产能基本出清。

“十三五”时期,在化工领域,由于政策调控,用气保持低增长,2020年我国化工用气消费量295亿立方米,与5年前基本相同。经初步统计,2021年中国化工用天然气消费量约为316亿立方米。

年11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马拉喀什会议上,时任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谢极曾对媒体表示,中国已有多个城市承诺2030年左右达到城市碳排放峰值目标,一些城市还承诺于2020年左右达峰。 目前为止,并未有城市官方披露是否已经实现碳达峰,但去年中国正式向世界作出明确的碳达峰、碳中和承诺后,一些城市提出了更为审慎的时间表。

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持续优化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发展布局,在继续推进集中式基地建设的同时,全力支持分布式风电、光伏发展。

未来三五十年内是非常看好的光伏产业。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秘书长吕芳表示,“光伏发电在‘十四五’期间,至少要新增5亿千瓦,要达到累计装机5亿千瓦。这才能为2030年和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到35%和70%的高比例目标。

生物质能的前景如何

发电量将达到150亿千瓦时。这表明,生物质发电在中国未来市场前景广阔。总的来说,生物质发电行业前景总体看好,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发电成本较高以及技术含量较高。然而,相比于化石燃料,生物质发电具有清洁、低碳、可再生等优势,未来仍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生物质能源具备替代化石能源的全品类潜力,因此其产业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全国每年可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总量约为6亿吨标准煤。 到“十三五”规划末的2020年,生物质能在可再生能源中的占比将达到30%,超过光伏和风电的总和。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前景很好。生物质能是世界第四大能源,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但是相较于煤炭、石油、天然气而言,生物质能拥有它们没有的可再生性、清洁、低碳、可替代、原料丰富等优势。

生物质能的未来前景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国家补贴政策的规划,如每年装机规模与上网电价补贴程度,以及地方***的支持力度,是关键因素。市场开放程度与生物质能补贴力度,影响着蛋糕的分配与消化能力。中国幅员辽阔,具备条件与资源运营生物质电站的地区并不少见。

关于生物质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生物质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随机文章